農委會在2019年年初針對高麗菜採行「登記保障收入」制度,只要有登記的農民,日後如果高麗菜價格跌破監控價,農委會就會以至少每公斤6元高於成本的價格收購。不過,這項政策卻因為農民配合度不高,目前已經取消。
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24日受訪表示,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,國內高麗菜價格相當不錯,平均1公斤達新台幣30元,1顆高麗菜可賣到近百元。農民眼見收益好,就大量買種苗,當時農委會就發出警訊,向農民示警,但農民仍執意種植,目前所見到的產量,都是2個多月前所種植。姚志旺說:『因為高麗菜生長期大約在2個半月左右的時間,我們大概在11月至12月,就看到賣出的苗很多,所以我們都會發出警訊,跟農民講說,到時採收的時候量會很大,請大家要稍微調節一下,有做這樣的警訊公布。』
農糧署也評估,由於近期中南部氣候好,再加上農曆年前大宗需求已過,預估產量還會陸續釋出,短期難看到高麗菜價格明顯回升。不過,目前已經啟動相關因應措施,包括啟動外銷機制、透過國軍和各級學校營養午餐多採購以及加工廠進場,讓價格不要再往下滑。